打印

[短篇] 笑话三则

0

笑话三则

1.作家端木良(1912年生)青年时代就爱读、爱谈《红楼梦》,是个“红”迷,加上对旧体诗词下过一番功夫,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赞扬他的人说他有才气,奚落他的人说他是“公子哥儿”。
40年代,他在桂林住所的门口贴了一首诗:女儿心上想情郎,日写花笺十万行。
月上枝头方得息,梦魂又欲到西厢。
有朋友把这首诗念给作家秦牧听,秦牧不禁笑出声来,心里对他也有了个“好个公于哥儿”的印象。
后来,秦牧与端木良过往多了,才理解到这首诗其实是一首“杜门谢客诗”,是专门写给一些文字朋友看的。
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是:自己工作很忙碌,无暇和一些爱东拉西扯的闲人作长谈,希望这登门拜访的人物多加体谅,不要总是前来絮絮叨叨。

2.著名粤剧演员邝新华在70多岁时,老眼昏花,但迫于生计,还得登台演出。
一天,他在台上扮演将军,在两军交战中提枪杀敌。
不料一时没有看清,竟误向锣鼓手那边杀去,全场哗然失笑,大喝倒彩。
邝新华知错,立即按枪疾声道白:“不好了,沙尘滚滚,杀错良民,如何是好。
梁思成一次,建筑学家梁思成(1901--1972年)做古建筑的维修问题学术报告。
演讲开始,他说:“我是个‘无齿之徒’。”
演堂为之愕然,以为是“无耻之徒”。
这时,梁思成说:“我的牙齿没有了,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,因为上了年纪,所以不是纯白色的,略带点黄,因此看不出是假牙,这就叫做‘整旧如旧’。
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,不能焕然一新。

3.1945年,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《猫国春秋》,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名人如郭沫若(1892一1978年)、宋云彬、王琦都应邀前往,参加首展剪彩仪式。
席间,郭沫若问廖冰兄:“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,自称为兄?”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:“他妹妹名冰,所以他名叫冰兄。”
郭沫若听后,哈哈大笑,说:“噢,我明白了,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,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。”
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。
  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6-20 10:26